三言两语 写于2025.2.-4.
文: 周祖浩
—— 2025-05-11 ——
母亲节随想
今天是加拿大的母亲节,昨天去Cacost購物,見大部分顾客的購物车都有一束花,今早去银行取点錢,看見花摊也排队,人们在購花,今晚歺厅肯定人满为患,几年前也是母亲节我们全家准备吃寿司(顺便说一声蒙城的寿司店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国人在做)电话预定了去拿等了二个小时,这些都是好事,向妈妈献花,递红包,请妈妈上歺馆吃饭,说一声妈妈我爱你,我们这些年老的,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写写文章,寄托我们的哀思,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天。
每次这些洋节,总有人出小視频,反对过这些洋节,说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父亲节和母亲节,康乃馨和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三月三是黄帝的生日,六月六是黄帝妻子生曰,要过这两个日子就是父亲节和母亲节,也有说民国政府颂布过父亲节是八月八号,爸爸节,也是这些人在我们春节时,北美大城市纽约、旧金山、芝加哥、多倫多、温哥华……中国人游行,舞獅、京剧脸谱、川剧变脸……警察摩托开道,两边警察维持秩序,这时他们说这是我们中国强大了,外国政府不得不这样做。
其实为什么要把这些意识形态东西扯到老百性的生活中耒,政治我们不懂,也不想懂,也懂不了,我们图的是快乐,是生活中有些阳光,今天我们接受小辈的贈馈,我们做了好吃的,全家团圆,政府也给力,笼虾只有平时一半价钱,7,77一磅,同样我们春节游行,舞獅变脸老外看了快乐兴奋,我不止一次向老外解释其中奥秘,大家都高高兴兴在加拿大这个和谐大家庭幸福生活。
—————————
孙绍伟David Sun 14:05
@周祖浩 [强][强][强]周老师写得情真意切,娓娓道来!说出了我们海外华人的心声!
—— 2025-05-10 ——
“戏痴”的妈妈
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了,母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永远的思念,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思念越来越甚,并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种种的表现越来越象她老人家,我想这就是强大的基因吧。
1972年尼克松访华,国内形势大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了许多外语教学台,有英语、法语、日语,当时我工作在闵行,一星期回来一次,大把时间,所以我买了一只五管半导体收音机,廿三元群益牌,什么语言都学,英语太淺,法语太难,连发音都学不会,想不到廿年后自己来到法语区生活,早知应努力加歺,唯有日浯学了半年多,去日夲旅游还能扯上几句,不久也没兴趣了,这个半导体收音机就带回家,扔在一旁,母亲如获至宝,放在楼下㕑房间里。
我家㕑房间独用,楼上就是我结婚的亭子间一样大6平方米,这个半导体是用4节5号电,那时没有交流电转换器,只能用4节大壹号电池,那时淮国旧有买没有包装的壹号电8分钱一节,4节能用壹个月,我妈妈每天开机听戏,越剧、沪剧、评弹、江淮戏……放什么听什么,没有她不懂的。
我母亲出生在苏州葑门外小覓渡桥,我外公是大运河上机器船的轮机长,覓渡桥算是城外,如今著名风景区横街是我母亲每天出没的地方买菜,买水果,买日用品……离横街不远有一个夸莊,这不是正式地名,是老百姓叫的,因为那里居住大部份人都是山东人,山东人叫夸子,除了山东人就是苏北人,我母亲语言能力极强,她会讲许多种语言,有时我觉得烦,把它关了,我一离开她又迅地打开了。
有一天我回家看到我母亲一边在听戏一边在哭,我知道她又被戏感动了,听戏唱得是绍兴话,又不是越剧,母亲说这叫绍兴莲花落,是仅次于越剧,绍剧第三大地方戏,唱得戏叫翠姐姐回娘家,演员叫胡兆海,是第一大牌,我也跟着听一会儿,就一个人演出,又说又唱边上有一乐队,我有个好朋友是绍兴上虞人,他外婆母親说的话一模一样,那时我父母親过生日,我总是给他们每人买两盘磁带,6元一盘,花费不多,父亲买周信芳下书杀惜、徐策跑城及金彩风盘夫索夫、三盖衣,母亲則买绍兴莲花落彩姐姐回娘家,以及胡兆海唱得戏,沪剧楊飞飞的为奴隶的母亲,总之我母亲喜欢听苦戏,时间久了我也会唱了。
几十年过去了那时电視还没普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受戏曲薰陶的,一个喜欢看戏的人,行为不会坏到哪里去,因为戏里告诉你忠孝结义,礼义廉耻信,那时人们文化水平不高,但道德水準比現在高,讲良心,讲报应。我由于长期在父母身边,听他们那些戏曲,我也会唱了,前几年表演姚幕双周柏春学英文,其中一段宁波滩簧很宁波化,母亲翠姐姐回娘家也是我百听不厌的节目,这就是基因的力量吧。
母亲的戏痴也影响到我,我从小就喜欢戏曲,特别是我在读高中前,那时功课不多,大把时间供我游玩,其中很多时间都花在看戏上,使我悲哀的是,現在许多視频上的戏曲和我小时候五六十年前一样,还是那些节目,每天说振兴这个,振兴那个,结果是什么也振兴不了,不禁使人一声叹息。
—— 2025-05-05 ——
看电视剧
最近我和太太一起看了二部电视连续剧,一部是孙俪和李小冉演的,题目叫乌云之上,另一部是秦昊演的,题目叫借命而生,二部戏都是十几集都很好看,具体情节我不讲了。
使我困惑的是这二部戏的题目我至今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乌云之上孙俪演的是公安干警,李小冉演的是毒梟,她们是同父异母的姐妺,不同的生活轨迹,致使她们走上不同的路,最后一埸戏是李小冉在抢决前和妹妹孙俪一段对话,我想应该点出主题,但我还是看不懂,乌云之上是什么?是浩瀚的宇宙,乌云是我们現实的生活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借命而生秦昊是监狱中的管教,二名青年因造枪而杀人,结果一个枪决,一个越獄,19年后证明这是一起冤假错案,枪决的得到国家賠偿,越獄得回来实名举报𠂆领导并吞国家资产及市委高层领导,此片导演是陆川,不愧为大导演,司法部门草菅人命,市委高层领导最终没有交代,刑不上大夫,而作为监狱管教廿多年为了这二位年轻人,青絲到白头.失去了老婆,一无所有,这就是借命而生的意义吗?
二部电视剧看完了,我看不懂,看过的朋友,能提供你们的理解吗?谢谢你们。
—— 2025-05-04 ——
五四青年节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我年轻读书时候今天是个大日子,学校要举行许多重大活动,今天我看了许多发帖,五四青年节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致青春,反正对于我们耄耋之年的老头耒说致青春也是件快乐的事。
今天我收到一条视频是我崔同学的妈妈98岁在玩麻将的视频,她山东人家住卢湾区陕南邨,我同学是比乐中学女子体操队,我太太是女子篮球队,她俩是闺蜜,我们结婚后我俩经常去她家玩,她妈妈也把我俩当作她儿子、女儿,春节我们不止一次在她家吃过饭,最好吃一道冷菜用醋拌花生米以及其它东西,当我俩有矛盾闹别扭时,经她一劝我们矛盾就介决了,无意中我俩已经把她当作母亲了,有一事我终生难忘,瑞金医院(我们那时叫广慈医院)院长傅偑斌去北京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发的桔子,我从未見过这么大个,带回耒给崔妈妈吃,他们是邻居,她也舍不得吃,等我们去她家玩时,一定要给我儿子吃。
日月如梭,崔妈妈已经98岁,一切均好还能玩麻将,这是我身边最直接的老寿星,我无比兴奋和激动,我遥祝崔妈妈健康长寿,创造一个长寿吉斯尼纪录。
戴格子袖套即崔妈妈
—— 2025-04-23 ——
汤的故事
我小时候上海的夏天那是非常难熬的日子,那时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最奢侈的是家有一台电风扇,为了节约用电还很少开,晚饭后全家都手拿浦扇在外面乘凉,母亲总是忙碌到最后一个洗澡后出来乘凉,不久又返回家端一鍋子出来吃晚餐后剩汤,因为不吃明天都馊了,只能倒掉,上海人叫收收罪过,因为浪费和遭汰东西叫罪过,那些汤就是冬瓜、蕃茄、鸡毛菜、洋山芋……一类汤,我对母亲说吃不下不要硬吃,给我來吃,我正是吃得下,化石为水的年令,我現在想想我从儿时起就比同龄人长得高大,可能就是喝这些汤的原因。
1967年文革第二年,我们在家蹉跎岁月,不久传来好消息,只要学校革委会出证明,我们自己找地方去劳动,每天有6角钱的收入,名叫战高温,我去了公平路货码头当装卸工,每天披一块布从码头到船,或船到码头背一个一个大缸,缸里是咸蛋、皮蛋,嘴里叼一块木板,是计数用的,午餐时每人发一碗汤,叫战高温汤,也就是冬瓜、土豆……之类的东西,但多了有许多咸肉片,我们学生都喝了,但老师傅都不喝,装到自己带的容器里,我问带回家干什么?他说给小把戏吃(小把戏是苏北人给小孩的昵称)这一刻我五味杂陈,艰难生活中的父爱,我说把我这碗也倒了吧,他说我代表小把戏向你这次爷叔谢谢了,这位师傅的眼神我一辈都忘不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母亲踝关节手术,医疗和康复在医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大姐带着患中风的大姐夫从宁波赶来照顾我年迈的父亲,我星期六下午一到家,她就去下面㕑房为我装一碗汤上来,有时家里有菜例如腌笃鲜,有时没菜例如咸菜洋山芋汤,她会在汤里放二块肉或一个蛋,父亲说他吃了我们晚上吃什么?大姐说弟弟在外是没有东西吃的,锇了一星期了,是的我那时候饭量很大,翻砂工繁重的体力劳动,车间对面的浦江食堂每天下午三四点供应中班工人的一辆粮票一个淡馒头,我可以吃七、八个,大姐作古已经许多年了,但那种血浓于水的親情终生难忘
多年前我们一位上海人前辈,请我们几位小字辈吃饭,每人一碗烏骨鸡的汤,只見二位女士在汤里各放一张歺巾纸,把上面的油吸走后再喝汤,我心里在骂什么玩意儿,你是什么高贵出身?現在日子是好了,有肉有油水了,但这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日子,我们距离苦日子并不遙远,我这一辈子就经历了这一切,不要作賤不要浪费,因为这一切都是罪过罪过。
—— 2025-04-22 ——
昨天下午有人按门铃,我出去一看是两位男士,一位是我们选区自由党联邦议员后选人,另一位是他的助手耒拜票,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会去投票,夲应谈话结束了,想不到那位助手滔滔不绝又讲话,这一下触发了我的话匝子,我也滔滔不绝讲起耒。
十年前上海同乡会成立,沈会长请了五位联邦参议員,当他们来敬酒时,其中一位我认识是我们选区的,叫丹维·卡密特,此君是蒙大法学教授,在小特路多执政时,他是司法部长,孟晚舟事件时司法部长也是他,后来他被小土豆炒了,一气之下他把参议员也辞了,他在我家附近Monk街有个办公室,那天我俩谈了很久,最后他对我表示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找他,包括我个人事情。
不久我在拉沙大买埸买了一个65吋索尼大彩电,2000元,店家要我买3年保险几百块钱,我拒绝了,我掛在墙上一个月后坏了,我找店家,店家说不买保险一个月后他们不管了,找索尼公司,我一打电话索尼公司接电话的人在菲律宾,我想到丹维,我们都在附近一个区域,我去他的办公室接待我的是年轻助手,他说会向老板汇报,三天后给我回电,要我向魁北克消费协会投诉,那不是脱裤放屁吗?后来沈会长给我这家商店总部爱得蒙顿总部董事长和CEO的地址,我花了十元钱写了封掛号信,不久给我换了个新的,使用至今。
我接着说如要我投票,我投新民党,党魁就是包头布的印度阿三,上次大选小土豆没有过半,和阿三新民党联执政,阿三提出全民牙医保险,通过了,使我们收益非浅,去年又提出老人家医药费全免,还未表决,小土豆下台了,老人家一年的医药费也要几千元,除了配药时自己出一部分外,每年报税时魁省税单上K表也要出几百块,当然投新民党几乎是废票,因为这次大选主要是自由党的卡尼和保守党的皮埃尔总理之争。
最后我和颜悦色对二位讲,我会作出选择,作为政冶人物实事求是,他们给了我一个电话,相互握手道别。
—— 2025-04-16 ——
这篇文章是我大学同学施顺昌上传的一个帖子,读后十分感慨,其实象我们这种年纪的“老蹦瓜、老菜皮”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很多很多的,
我家在上海淮海中路130号,124弄是条小小弄堂,名叫太平坊,由于这里是由东向西进入淮海中路高档人口的入口,所以特别闹猛,早上有老广东摆摊吃灌腸湯,那香菜的味道弥漫整个弄堂,我叫妈妈买,妈妈说不干净,大约九点老广东收摊,五、六个擦皮鞋摊出来了,一把椅子,一个擦皮鞋箱,价钱也就是三分、五分,后来随着政治化,擦皮鞋就剩一个苏北老头了,但每天下午又多了一个年轻的靚仔擦皮鞋。我认识这把椅子,是一个叫小广东的年轻人的,我问靓仔你是小广东的弟弟?他说是的,他哥哥有工作了,他在五爱中学读高中,下午因为有現存的工具,到老地方擦皮鞋,我们就这样认识了,我叫他小广东,他用標準的普通话叫我乳名。
擦皮鞋首先要招挾顾客:皮鞋擦𠯫?他大我五六岁,我陪在他身边,他讲语文课文给我听,我至今还记得二首,一是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泊云崖暖,他特别给我讲暖这个字,另一首就是孔雀东南飞,十里一排佪,我那时读三四年级听这些似懂非懂,但我被他朗诵似语言娓娓道来,在我幼小贫脊干涸的心田播下一颗文学的种子,他大约做了一、二年不来了,可能进大学了吧,但愿吧!
六、七十年过去了,施顺昌的帖子象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引起涟漪,使我对往事追忆,那时条件差,许多时侯都会在弄堂里做作业,走过的大哥大姐你都可以问,错了随时纠正,那时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小学生就是个秀才,三、四年级就邦人写信,最主要是人与人和谐,
往事如烟,往事并非如烟。
周祖浩 2025-04-16
————–
转 (2025年04月15日)
朱学勤:小概率事件
我小时候常常等在弄堂口,等着那个小伙伴,回来讲他中学里有个叫刘海生的语文教师,如何剑胆琴心,思想深刻,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两个细节或者小故事。那又是一个精神饥渴的季节,随便一颗种籽落在少年人干涸心田里,都会发酵疯长。久而久之,在我的热切想象中,刘海生就被放大为一个”会弹钢琴的十二月党人”。而我成年后反省,发现自己有一面是旁听着刘海生故事长大的,居然从未谋面。199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在上海外滩55路公共汽车里旁听到一段对话,一个乘客对另一个乘客说,她的中学老师责怪她不能将《顾准文集》这样的书只看一遍。当时车厢里没有灯,黑暗中鬼使神差,我竟然上去插话,而且一语猜中,那个中学教师就是我想念了二十多年的刘海生。这个小概率事件使我兴奋不已,回来写了一篇短文《缆绳系岸》,发在《新民晚报》上,大意是说生活里有一种像缆绳一样的东西,多年前飘过来,再打个结飘送过去,按概率它走不了那么远,早就应该寸断,居然就磨不断,一寸一寸地蜿蜒,几十年内走了一个来回。
刘海生当时己经是沉疴不起,在病床上读到这篇文章,打电话来问,这样就有了联系。他很希望我能去谈一谈,大概想看看一个素昧平生的旁听生是个什么模样。我那时出国行期在即有些忙乱,更顾忌去他病床边看望的人已经太多,不好意思添乱,于是双方在电话里长谈了一个多小时,约定我从美国归来,再好好地见一面。我到了美国,去了南方,在佐治亚州一个偏僻农舍里,与写作《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个梦想》的林达夫妇畅谈了三天。说起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他们居然是刘海生的正宗学生,至今还保持着很密切的联系,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于是那三天就多了一个话题,不断讲刘海生的故事,他的险峻出身,他的”文革”遭遇与不屈,还分析刘海生这样的理想型人格在大陆这个环境为何罕见,以及他如果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浮想联翩,等等。三个人把一个世界越说越小,似乎这世界上的知音不必灰心,或迟或早,上帝总会安排机会,让他们碰到一起。其实是因为太少,就这么几个人,很容易相互知道。反过来一看,也是因为少,动如参商,更可能缘吝一面,终生遗憾。几个月后,我回到上海,行囊未解,就接到一封镶着黑边的小信封。打开一看,刘海生因病去世的讣告赫然在目。
我颓然无语,只能去参加他的追悼会,这已不是相见恨晚,而是生不得见死方见。从来没有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会有这么多人来与他告别。人群沉默着,排着队,一直站到大厅外面。吊唁者中,我还认出几个经常见面的熟人,此前却谁也没有想起来说一声,我们原来有一个共同的师友,有一个本来可以相通的枢纽!按照他的生前爱好,那天没有放通常的哀乐,而是播放他喜欢的一首钢琴曲–肖邦《葬礼曲》。财经大学的刘新是我的同代人,此时代表海内外所有同学致悼词,那已经有好几代人了。刘新最后一句泣不成声,向刘海生遗像深鞠一躬:老师,下课了。”那一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刘海生夫人赵佩秋先生,她拉着我的手,泪下如雨:”缆绳断了,缆绳断..…”我知道是我不好,竟然是在老师最后一次”下课”,才得见先生一面。到临了,我还是一个不肖弟子,一个不入册的旁听生!
我到现在也拿不准这些小概率事件的意义。人们通常埋首于日常生活的川流不息,不太欢迎小概率事件突然来袭。是让人在琐事中逐渐平静,以免一惊一咋,还是来一点冲击甚至突然一击,身心一震?当然也不能高估小概率的作用。即使一箭袭来,只是转瞬即逝,确实也难撕开那么厚重的尘埃。但它们毕竟有过一二,也就证明这生活恐怕是会有一些意外。
这世界还有意外。那也就值得等待。
—— 2025-04-03 ——
清明前夕在上海的侄子(我二哥的小儿子)去我父母親的墓地扫墓了,传来一张照片,在父母的大墓碑上有我们七个子女的名字,二姐的名字有红改黑了,二姐是去年走的,虽说去年我妹妹已告诉过我,但今天还是悲从心来。
我二姐生于1930年,属马,我和她同父异母,我母亲是娶弦(上海人称填房)虽然我母亲是继母,但我们是传统家庭,再加上我们家庭一直是父亲掌管財务。 所以我家没有什么矛盾,上面四个哥姐和我母亲生的三个没有什么隔阂。
她是我们家的另类, 19岁学生时期跟共產党走了,参加南下服务团,是家中当时唯一的共产党員,她一路步行到福建,在福州停下接管省政府,1952年她回上海,当时她工作单位是福建省民主妇联,来上海是为了釆访在提篮桥监狱中关押的汪精卫老婆陈壁君,回来后对我父亲发飚,说在监狱里碰见许多人认识她,叫她名字,都是我父亲的朋友,弄得她很没面子,反右时她和丈夫双双打成右派,我姐夫是震旦大学学生,他俩被下放到闵侯山区劳动改造,60年代初被摘帽,二姐去了教育局,姐夫去了党校做老师,文革后他俩彻底平反,官比原来打右派前正常升迁高半级,姐夫是局级,二姐是副局级,去教育局当了一个副局长,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住干部病房,直到去世。
据我母亲说我小时候二姐很喜欢我,她放学回来总要求我母亲让她抱抱我,我还记得五十年代初,她写信来要我们三个弟妹的照片,父母领着我们三小孩去八仙桥良友照相馆拍了一张照,这张照我有影响,我歪着头,相貌丑丑的,最使我感动的是文革时我父亲只有36元工资,是每人12元一月计算的,我和妹妹是学生,我二姐每月寄15元到家,我们不知道她那时也落难,只知道她在当官,她什么也没说,她大我17岁,她对我的关心有时象母亲。
我也是家中的另类,她曾多次要我争取入团,我反问她我为什么要入团,我見到许多精緻利已主义同学,父亲是个小业主,国民党党员……在争取入团的日子里,每天臭骂自己的家庭,要划清界限,甚至有位同学拿出84元交给学校是多年父親给她零化钱,是剥削来的,他们终于如愿以偿了,入了团。
2014年我回国探親和妹妹抽了二天时间去福州看望二姐,感谢她多么多年每月寄钱给我们,我们并不知道她的处境,她说这是应该的,我们是兄弟姐妹,说完我仨眼圈都红红的,她和姐夫都住高干病房,一个月一万多元,护工拿走八千,其余都给儿子。
二姐活到94岁,她是我姐,有时也象我母亲,年龄大了,回顾许多事情,也许她是对的,但人生没有后悔药,你说对吗?
周祖浩 2025-04-03
—— 2025-03-29 ——
2025-03-27 —————
沈俊华
两张照片赞的,钻石婚再加一张。
彭文椒
看了您的金婚文章,有在异国觅知音感觉,我们有几点相似:1968年你进闵行汽轮机厂,我进锅炉厂;你和夫人是同学并1975年结婚时届金婚,我和夫人也是同学并1975年结婚至今也届金婚;现在都在蒙特利尔。感恩有同乡会平台,希望下次有机会面叙畅聊。
甚至结婚酒宴也是淮海中路办三桌
婚宴也在淮海中路绿杨邨办三桌。
2025-03-28
石城
值得合开几桌,请同乡会诸位好友共。
乐帆天下
以后可以搞个集体金银婚礼。
孙明德
@周祖浩 你的文章写得非常的感人,字里行间充满了暖暖的回忆,让人感慨万千,一路走来非常的不易,祝你们夫妇俩伉俪情深,白头偕老,健康快乐,寿比南山。
🌻斯蒂文 晟翌Family Office
㊗️周叔杨婶金婚快乐。文章写得很感人,满满的回忆
2025-03-29
Julia
@周祖浩 字里行间透出了满满的爱,我们的榜样,祝你们金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