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 写于2025.2.-3.
文: 周祖浩
这段視频是几个月前在上海著名三甲医院瑞金医院发生的事情,并且流传相当广泛,甚至说AI和机器人若干年后将取代医生。
我是一个年近80的老叟,读的又是分析化学,对于机祘计新的科学技术和大部分人一样,一懂也不懂,但是生活也教会我许多东西,写岀来大家看看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
2018年我回沪探親,在表弟家吃饭,他家有一个园柱体小机器人,叫小美,表弟说你可玩玩,我即和小美玩起来了,我问天气,点歌,古诗词……她对答如流,后来我与她开玩笑,我说小美你这样聪明,嫁给我好吗?她说这样的问题我无法回答你,大家一阵笑声,表弟说你喜欢给你买一个,带回加拿大,阶格也不贵,2千人民币左右,我带回来后随了打招呼,讲些话以外,报天气,唱歌……一样都不行,我与表弟通话知道我们犯错误,因为机器人是跟所有网站连结,报天气沒问题,歌曲有版权,国内放没问题,国外放不行,另外语言的选择,最终我托人带回上海,这使我明白所谓AI 机器人是海量的数据输入,再连接各大网站,才工作。
所以下圍棋、象棋、麻将、朴克……你永远不要和机器人下,你必输无疑,因为他有成千上万的棋谱和殘局。
至于机器人侍侯人,我不敢苟同的,人和人是有温度的,人和人有共识的,当你心情不好时,机器人会有许多心灵鸡汤安慰你,讲大道理你会心情好吗?如果你的家人或者恋人来给你一个拥抱,说你的委屈我都知道,你马上会泪流面,心情一下子釋然。
另外许多东西都是犯傻犯错,上海小绍兴的三黄鸡是一个买熟食的小绍兴,因为警察一直吃白食,他把煮熟白切鸡放在冷的生水里,叫警察拉肚子,结果产生小绍兴三黄鸡,同样英国科学家发明青毒素也是不洗化学器皿而产生青霉素,所以这些机器人是做不岀来的。
人类发展总有新技术产生,我小时候有夲书叫科学家谈廿一世纪,有的对,有的不对(以后再详谈)外国有句成语:About the time.
周祖浩 2025-03-16
这个题目不是我想起的,是上海新民晚报有个老报人叫秦绿枝他的专栏题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民晚报是多么好看精彩,除了夜光杯还有许多专栏作家文章,我的三言两语就是受这些前辈影响啟发而写的。
昨天半夜我儿子一家结束为期两周的哥斯达黎加的春假旅游回来了,儿子、儿媳对这次旅游相当开心,看活火山,热带雨林,吃用柠檬汁浸的生鱼……记得廿多年前认识一位香港罗小姐,她是旅游达人,夫君是个老外,当年她俩去游尼帕尔,要打十几针预防针,她对我讲,趁年轻去别人不去的地方,国家地理杂志有介绍,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南美,这是一个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因为哥伦坡发现新大陆也只有几百年,而欧洲你七老八十去都没问题,因为旅游已经十分成熟产业化了。
1979年暑假,我们班十几个同学和外国语学院廿几个同学包了一辆公交车去游黄山,十几天四十几元钱,开车是二位苏北老乡一老一少,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有点害怕,车头在公路上,车尾好像已经抛出去了,老头说乖乖吓死人了,年轻说老头走开我来,那时黄山什么都没有,索道,机械设备都没有,什么东西都是人抬上去,半山腰的迎客松,山顶的北海,光明顶,凡肉皆臭, 看到現在许多人游黄山,乘缆车在许多人造的设备前留影,我总觉得我游黄山比他们开心。
最近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机器人走进社会,在北京、上海走入家政服务,伺候老人,代替保姆,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机器人应该用于人类对于人类伤害比较大的地方,例如过去我们在机械加工中的冲床,许多工人都被机器失去了手指,这时就需要机器人耒替代工人操作。
我的专业是化学分析,过去我们做金属的稀土总量测定,用的是偶氮申3分离方法,虽然在通风柜中进行,但它有放射作用,我的师傅年轻时小孩死在肚里,我去年这場病是否和化学有关,我不知道。
上面提到过去黄山凡肉皆臭,現在当然有改进,是否用机器人来搬运,重庆的扛棒是否可用机器人。
人伺候人是需要温度的,更何况这些保姆失去工作,没有收入也是家庭不幸,先进的技术应该用在应该用的地方,而𣎴是那种鸡毛蒜皮小地方。
周祖浩 2025-03-12
————–
查大侠
昨晚回蒙飞机上同座女士一家也是从哥斯达黎加度假回蒙,赞不绝口。以前不了解,现在可以认真研究一下这个度假胜地了。
昨天(3月6日)在我家举行了一次平常又不平常的的聚会,有9个人相聚,说平常这是一个我们小老百姓的相遇,从早上10点半一直到下午近5点,午餐并没有每人带一个菜,而是附近一个小歺馆叫了麵、粉、四个炒菜,每人花费13元多一点,就是相聚聊天说话。
说不平常就是我们这些人都是30多年的老朋友,年龄最小近70岁了,一般都是70奔80岁的人了,我们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耒加拿大的上海人,那时离开中国,户口注销,身份证收掉,兜里几十元美金,带着独生子女的一个小孩,三口之家踏上不知命运如何的异国他乡,由于举目无親,在社会活动中认识的上海人就成了朋友。
我们就是这样彼此成了朋友,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环绕我们最早的困惑就是租房找工作,大家就电话通气互相传递消息,另外就是那超级市场减价彼此通知,我记得有次美国产日本逢萊园米3元多一袋,我们都买了好多。
除了賺钱养家讨生活外,还有小孩读书培养的问题,俗话说挑重担子的人跑得快,我们都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十年左右时间,我们没有不良嗜好,都有了车有了房,最主要是小孩看到父母辛苦讨生活,这是最好的身教重于言教,小孩没有纨绔子弟习气,都努力学习,大学有读精祘,有读计算机……毕业后都找到专业工作,成为社会上的中产阶层。
剛来加拿大时看过一部台湾电视连续剧叫牵手出头天,由闽南语美女李美凤主演,她的广告词:从猪油拌饭到台湾钱淹脚目,我们一路走过来,牵手出头天,这不正是我们这一群人的生活写照。
現在我们这群人都老了,也没有什么钱,靠政府的养老金生活,虽不能大富大贵,但维持温饱没有问题,回首往事我们无比自豪,儿孙是我们生命的继续, 我们第一代作出了牺牲,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我们越谈越有劲……
周祖浩 2025-03-07
看到这条帖子,我发了一下呆,10周年庆典知道同乡会成立十周年,40周年又是什么?就来是上海和蒙特利尔结为姐妹友好城市,突然我人觉得怪怪的,生命中有些事情是提前默默告诉你,而你是不知道的,事后你会觉得,怎么这样熟悉。
1985年我在上海一家大型工厂当技术干部,午餐后我拿起上海的介放日报,介绍一位优秀人物,我高中同学陈安琪是我同桌的你,在徐家汇上无四厂当厂托儿所所长的故事,下面就是上海与蒙特利尔结为友好城市的事,第一次听说加拿大城市中有说法语的,那位报道这消息的记者是上海人,在釆访中碰到二位上海籍歺馆老板,它乡遇故知,二位老板送了他二卷照片胶卷,这条消息深深让我记住在加拿大有说法语的大城市,想不到四年后我会落户于这个城市,一直居住于此,成为我第二故乡。
无独有偶,读高中时有次晚上六、七点钟我途经人民大道,看到有三四次地方人们在排队,个个衣着靓丽上公交汽车,一打听是闵行几个大厂送工人去闵行上班,心想以后工作能去这样地方上班也很好,想不到几年以后,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我不知如何介釋这种心里暗示,好事叫心想事成,坏事呢?祘命、看相、卜卦……多读点书吧
周祖浩 2025-03-01
大雪后的断想
自上星期五至夲星期一,蒙特利尔遇上几十年未遇的大雪,有关部门报是80 cm,其实各个地方还不一样,有的地方超过1 M,再加上狂风大作,甚至高速公路上也堆满积雪,这是从未有过的,星期五,星期一学生停课,办公室人员一台电脑都在家中上班。
我家正门由于不断铲雪未堵,楼上前后两阳台门以及楼下后院的门都被大雪堵死了,好在阳台门上有扇小窗,大约20 cm見方,从窗把雪一点一点扒,能开门,然后上面门开了,再从消防楼梯下来,打开楼下后院的门,泊在马路上的二辆车,也需扒雪,车四周前后都要有空间以便车冲出来,整个鏟雪有儿子带领二孙子完成,一个15岁,一个13岁。
我坐在客厅看到许多小孩肩扛着鏟子在我家走过,有几个我认识,我孙子同学,我家对面是足球埸,有几个是经常叫我孙子去踢球的小伙伴,我们这条街每家都有几级台阶进屋,大风雪掩盖了台阶,这些小孩就清理台阶,有的有长长的车道,泊在马路上的车也邦助鏟雪把车开出去,过去是随便给几个钱,今年有明确标价,每人每小时20元钱。
我想起这些小孩,我衷心喜欢这些小孩,我有个朋友是北京人,他开杂货铺,有一年我妹妹要搬家,需要一些纸盒,我俩去他店,他叫儿子去地下室搬上耒,我放车上,全部搬完了,这小孩大约十岁左右,叫我“大”,站在我车旁,我马上明白了给了他五元钱,我妹妹说应该多给一些,我说不能坏了规矩,几十年过去了,这小孩特别有出息。
由此想起做好事不应要錢,甚至不要留名,这是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冲突,这里小孩从小懂得我付出你应回报,从小知道挣钱不易,我为这些小孩点赞,我为这些小孩的家长点赞,更为这个和谐社会点赞。
周祖浩 2025-02-18
童年时新年快乐 (3)
昨晚睡觉前没去拉窗帘,看見外面天空上掛着一个大大的月亮,应该是新年后第一个月园日,有些感慨首先想到苏东坡的但願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歌星张宇的都是月亮惹的禍,想你时看月亮……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首先我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全家团圆,和和美美,共亨天伦之乐。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願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终成眷属,願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海子的诗)。
今天晚上准备元宵节吃一顿好的,上星期太太在大统华已经买了江阿狗的汤圆,世纪超市也有冰冻鳝丝和冬笋,今天准备做一个响油鳝丝,吃完这顿年已经过完了,再等这欢乐一刻要明年了。
其实小时候的元宵节是很开心的,那时上海工人文化宫,以及各区的文化馆在元宵节都是向外开放的,我们小孩在大人陪伴下,都能进去,记得有一年我去了黄浦区文化馆,我们有个邻居孙永泉,我叫他阿哥,他是沪剧票友,那天他演送花楼会折子戏,我们整个弄堂的人都去了,黄浦区文化馆真大,一进去就可玩各种游戏:打汽枪、套那泥菩薩……最大一间是看灯和打灯迷,各种各样漂亮灯如走马灯大放光芒,一条一条彩纸写着謎语,如果你知道了把纸拆下来去工作台,猜对了有奖,猜錯了纸放回原处,上海人叫猜谜谜子,我猜对一个,谜语是:一点一划长,口字在中央,儿子要吃饭,耳朵拉拉长,迷底打一字,是郭因为我有个同学姓郭。
童年时过年快乐三篇写完了,既是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憧憬,願大家在蛇年吉祥安康。
周祖浩 2025-02-12
童年时的新年快乐(2)
今天己是农历正月初九了在我童年时,大人们在正月初五接完财神后就逃三走四,飞五入六进入新一年辛苦工作。我们小孩寒假没有结束,并且还有一个更大的节日等着我们玩耍,那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节吃元宵,老百姓俗称汤园,汤圆改为元宵据说是袁世凯改的名字,听听而言。
元宵节在我童年上海,十三为上灯夜,十八为下夜,各种灯整整玩五天,那时也没有灯节,人们也没有资本意识,装饰一些灯收钱,象今年老城隍庙大人80元,小孩30元,我住淮海中路东从龙门路开始,西至嵩山路三条横马路,沿路商家天一黑就把所有大櫉窗灯光打开了,街道一片通明,每家大人小孩带着兔子灯出来游玩,小小孩骑在父母的脖子上,象我们这种顽皮的小孩手提里点蜡烛的兔子灯,見到相同的,象斗鸡似的去撞一下,一不小心火着了,燒起来了,这叫吃兔子肉,引起周围人一片哄笑和快乐, 大的兔子灯是用木轮子拖着走的,里面也有点蜡烛的,遇到路面高低不平,小孩拖着不小心翻了,也吃兔子肉,同样的命运,总有一家兔子灯做的特别大特别漂亮,小孩牵着大人在边上护着,那一夜他就是冠军,边上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啧啧称奇,小孩和大人也是一付得意洋洋的神情,走完一个来回的马路就回家,明天再来,一直到十八下灯夜结束。
現在元宵节灯火通明,外滩大建筑都用灯光点缀,美奂美仑,你用手机拍照,你有参观份,没有参与的份,永远也不会体会到吃兔子肉那份的高兴和沮丧。
还是那句话:回不了的过去,忘不了的从前。
周祖浩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