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 写于2025.10.
文: 周祖浩
2025-10-11
喝酒的快乐(二)
夲文致敬汽轮机厂的师傅及师兄弟
1968年我进上海汽轮机厂翻砂车间当学徒工,当年全厂招2000名学生,翻砂间200名,这么多人都住草棚,我住河东017草棚,一间草棚住28个人,以后毎个人有机会都去找正式宿舍楼有水有厠所的楼房去居住,我的师兄弟小邵搬进运输科的宿舍楼。
一天下班后我去找小邵,小邵不在,同宿舍江北老头王师傅在喝酒,他是运输科的车老板,我厂规矩一辆车配二个人,司机开车另一位负责提货送货指挥司机叫车老板,王师傅叫我等一会儿,即刻拿了碗筷叫我陪他一起喝酒,我说不会,他说陪我老头一起坐坐,他说你比小邵大,我说是的我是高中生,接下来他象查户口一样问我许多问题,家庭出身……我也如实回答,老头最后感慨地说没有文化大革命,你是𣎴会耒厂做学徒的,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不要灰心,好好工作学习,将来国家发达了,一定会用你们的,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这是那几年我第一次听到的人话,以前全是假大空的废话,我也第一饮下了这暖心的燒酒,老头的话没错,一语成谶1977年恢复高考,我车间有20多位,凭借自身的努力脱离了翻砂间,又凭借自己自我设计都活出自已的美好的人生。今年十一长期,我一位师弟携妻儿媳孙女來加我们見了面,都非常高兴。
在当翻砂间工人十年,我没有放弃自己,诚然象王老头所说,学写字临慕龬笔行书字帖,学英语,学日语,看一切能借得到的书,这中间对我教育邦助最大的是师弟小谢,也是我不变的饮酒搭子,小谢67届初中生,矮个子1.6米不到,我是1.8米高个在车间里我俩是人们嘲笑的对象,说我俩是“劳累哈代”,小谢会拉二胡,会绘画,以及我俩阅读书后他总会说出比我高的评论,我结婚后有一间六平方的亭子间,窗户外面是油毛毡的天棚,下雨天从雨打芭蕉而取名“听雨轩”,我们经常在这六平米小屋中抽烟喝酒,谈古论今思绪飞扬,有次饮酒没有菜就嗑香瓜子,他给我画过一个素描,我带回家给我牙牙学语的小侄儿看,问他是谁?他说爷叔,他拉二胡光明行向我介绍刘天华,我家有夲木刻(又叫版画)集 ,他向我介绍德国的科辣惠支,以及三十年代鲁迅是如何提倡和支持版画,在音乐和绘画上他是我的啟蒙,我最后和他一起喝酒还是在我小房间里,他对我说,好好读书,有人教就跟着学,二年后我去找他,他已办理离职手续去乡下他父亲处了,最近十年都有同学同事聚会,我打听了,说他在闵行交大校园边开了一个旧书店,有人見他推了满满一车书在街上蹒跚行走,想想他也七十多了,幸喜他终究还是个文人 ,干自己喜欢的事业。
耒加三十多年我不抽烟不喝酒,是没有过去那种氛围,也碰不到王老头及小谢那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人,现在偶尔也喝酒,对象只能是老婆,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我始终觉得喝酒是快乐的,你说呢!
2025-10-07
昨天是中秋节,我收到许多親朋好友的祝福和问候,在此我一并向大家表示感谢,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在这众多邮件中,最让我高兴是这段視频。
老太太98岁了,山东人,她女儿是我们比乐中学女子体操队队员,我太太是女子高中蓝球队队员,在读书时她俩是好朋友,毕业后我太太去了崇明农場,她則去了安徽插队,十年后老太太女儿回上海,我俩自75年结婚,到89年我出国,这十多年我们走得很勤,
我以前写过文章,今天再提一次,老太太邻居原光慈医院(現叫瑞金医院)院长傅佩斌78年去北京开全国科技大会,每天发的水果是又大又甜的橙子,傅院长不舍得吃,带回上海送给老太太一个,老太太也舍不得吃,后来给了我儿子吃了。
有一年我看到老太太拍的一张照片,是她们里弄陕南邨党建大会,在巨大舞台上老太太在党徽下拍了一张照片,我对她女儿说你妈妈又不是党员,她传告她妈妈的话,做人要凭良心,我一个在生产组做工的女工,退休后有退休工资,这话让我感动许久。
我结婚后也非常喜欢去老太太家,每年春节都要到她家吃一顿饭,山东菜我已经记不得了,唯有一个冷拌菜,用醋拌的,里面有许多菜特别是花生,那叫一个香,我和太太结婚前几年,都年轻气盛,谁也不让谁,𠲜吵以后都是老太太劝说下和解,因为我俩都听她的话,在我心目中她早就是我的母亲,我一直叫她姆妈(上海话的妈妈)
祝老太太健康长寿
———–
HZ 20:08
周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感人.
2025-10-05
中秋杂谈
今天是农历8月15日,中秋节,按老规矩,我向大家节日祝福请安,月圆人圆家团圆,在这太平盛世,今天晚上好好吃一顿团圆饭,吃的不是食物,而是在这忘忘碌碌的生活中,在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心情。
时间象流水,一眨眼我已成了老人家,儿时过中秋节的快乐心情仿佛还在眼前,母亲是苏州人,中秋节要桂花糖芋艿,芋艿要买红梗芋艿用红糖燒上面放桂花,香香的糯糯的,看到我们小孩津津有味地吃,母亲总是给我们小孩许多嘱咐,在这众多嘱咐我只做到一条,就是一辈子不碰麻将牌,我父亲喜欢麻将,母亲总是跟他𠲜吵,所以嘱咐我们做儿子听妈妈话。父亲是宁波人,宁波人有句谚语:馋牢喔马四汆江,八月十六等不到,(意思嘴馋的小孩走东走西就是等不到八月十六,宁波人过八月十六),我父亲宁波菜是鸭子芋艿汤,这菜如今也是我最爱,那时月饼多好吃,除了广式还有苏式潮式宁波月饼,那时没有肉月饼只有肉饺,八分钱一个,最高级杏花楼广式金腿月饼3角4分一个,百果3角1分一亇,并且都是一个一个零买,没有装盒的,装盒是送人的。这一切都是一去不复返了。
时代是在进步,可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已经无踪无影,現在年轻人早就没有这种节日概念了,我询问儿子中秋过节我们吃些什么,他说随便,而孙子的美食是披薩和汉堡。而月饼是越来越没人吃了,首先是食品造假,月饼中鸭蛋黄是造假的,一个机器一小时一万多亇,大闸蟹,红膏呛蟹的红旺也是用针筒打进去的,小視频经常出现,我不知道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最后我要讲一个问题,希望大家不要喷我,就是現在大家都不会写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漢字是世界上最难又是最美的文字,現在大家不写字了,中秋节都寄一张图,上面明月高挂,中间中秋快乐,下面二个大月饼,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不知道?也许这就是以后的潮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